2022年伤残军人抚恤金标准政策调整 一至十级伤残军人抚恤标准 全球热议

2023-03-29 18:45:28 来源:律师界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以维护国家安全为职责,以保护公民为己任,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工作,他们苦苦训练,时刻准备接受祖国的召唤,他们就是中国军人。我国相关政策对于中国军人也有保护规定,当军人因公因战受伤残疾时,国家会为他们发放抚恤金。律师界网整理了一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2年最新伤残军人抚恤金标准政策调整

民政部、财政部日前发出通知,自10月1日起第22次提高优抚对象抚恤金及生活补助标准,根据通知:

1、从10月1日起,伤残人员(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残疾抚恤金标准、城镇“三属”(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定期抚恤金标准、“三红”(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提高15%,农村“三属”定期抚恤金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提高30%;在乡老复员军人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人每年提高2400元,烈士老年子女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人每年提高1200元,以上提标经费由中央财政承担。

2、同时,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标准由现行每人每月360元提高至410元、参战参试人员生活补助标准由现行每人每月360元提高至460元,农村籍老义务兵每服一年义务兵役每月增加补助5元,提标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承担。


(资料图)

3、调整后,一级因战、因公、因病残疾军人抚恤金标准为每人每年60210元、58310元、56400元,分别比2015年提高了7850元、7610元、7360元。

4、居住在城镇的烈属定期抚恤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9120元;居住在农村的烈属提高到每人每年14510元。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及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1750元、41750元和18840元。

伤残军人死亡抚恤金的有关政策规定

1、革命伤残军人死亡后,停发伤残抚恤(保健)金和护理费,同时注销证件,留作纪念。原领取伤残抚恤金的,由民政部门按照当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丧葬补助标准发给丧葬补助费;原领取伤残保健金的,由其所在单位按规定发给丧葬补助费。

2、因战致残,医疗终结评残发证一年内因伤口复发死亡的,由民政部门按照革命烈士的抚恤标准发给一次性抚恤金,其家属享受革命烈士家属待遇。

3、因战致残,医疗终结评残发证一年后因伤口复发死亡和因公致残医疗终结评残发证后因伤口复发死亡的,原领取伤残抚恤金的,由民政部门按照因公特殊军人的抚恤标准,发给一次性抚恤金,其家属享受因公牺牲军人家属待遇,原领取伤残保健金的,由其所在单位按因公(工)死亡人员的规定予以抚恤。

4、革命伤残军人因病死亡,原领取伤残抚恤金的,由民政部门另增发半年伤残抚恤金,作为一次性补助,其中因战因公致残的特、一等革命伤残军人的家属,享受病故军人家属的待遇,原领取伤残保健金的,其抚恤按本单位有关病故人员的规定予以办理 。

2022年一至十级伤残军人抚恤标准

1.一级伤残军人抚恤标准

因战106670元/年,因公103300元/年,因病99910元/年。

2.二级伤残军人抚恤标准

因战96530元/年,因公91450元/年,因病88030元/年。

3.三级伤残军人抚恤标准

因战84700元/年,因公79600元/年,因病74550元/年。

4.四级伤残军人抚恤标准

因战69420元/年,因公62670元/年,因病57590元/年。

5.五级伤残军人抚恤标准

因战54220元/年,因公47410元/年,因病44030元/年。

6.六级伤残军人恤标准

因战42360元一年,因公40080元/年,因病33860元/年。

7.七级伤残军人抚恤标准

因战32200元/年,因公28820元/年。

8.八级伤残军人抚恤标准

因战20330元/年,因公18610元/年。

9.九级伤残军人抚恤标准

因战16890元/年,因公13560元/年。

10.十级伤残军人抚恤标准

因战11860元/年,因公10140元/年。

三、伤残军人怎么认定?

伤残军人是指因战、因公或因病致残,经审批机关批准,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的现役军人,主要分为1-10级。伤残军人的证件种类发放如下:

1.退役军人服役期间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的,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

2.人民警察因战因公致残的,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人民警察证件;

3.退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人员在职期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的,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消防救援人员证;

4.因参战、参加军事演习、军事训练和执行军事勤务致残的预备役人员、民兵、民工以及其他人员,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预备役人员、伤残民兵民工证》;

5.其他人员因公致残的,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因公伤残人员证》。

标签:

MORE >特约记者

15037178970

MORE >婚姻法

Copyright 2004-2022 fawuwang.com.cn 版权所有   邮箱:435 227 67@qq.com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26 有害信息举报